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这个42岁的人武部部长,非要去非洲……

这个42岁的人武部部长,非要去非洲……

2023-05-10 14:56:27

(张久生)

有人说,“人到武装部,安家又落户”。


然而,张久生却偏要打破这种“安逸的生活”。


十年前,张久生时任原广西柳州军分区城中区人武部部长,他报名参加国际维和观察员考试,成为了一名维和战士


1

好好的武装部长不当,

他在不惑之年非要去非洲维和

         夂                 

2008年,张久生已经是广西柳州市城中区人武部部长,并担任该区党委常委。在许多人眼里,人到了武装部既安了家又落了户,日子过得安稳而又扎实。在张久生心里,他却始终认为,军人岗位虽有不同,使命要求却同样紧迫而崇高。


2008年5月,,为争取到国外实地学习锤炼的机会,他第一时间将想法给妻子和儿子说了,但娘俩一听,脑袋立刻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妻子说:“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而是担心非洲那边战乱的复杂情况,万一有个闪失……我和孩子咋办?”话声刚落,已经泪流满面。


面对妻子和儿子怜爱的眼神,一丝犹豫闪过脑海,但同时又一个强烈的念头占据过来:军人生来为拼搏,现在机会就在面前,如果连争取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义无反顾可言?


为了打消妻儿的担心与顾虑,张久生开始打起“迂回战”,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到一家音像店购买了一本反映非洲维和部队真实生活的碟片──《卢旺达饭店》。吃过晚饭,张久生笑着对妻儿说:“今晚我们一家三口来看一部非洲大片吧!”

碟片刚一播放,电视画面中不断地交替充斥着枪声、爆炸声和小孩的哭喊声音。卢旺达动荡不堪,国际维和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以生命和鲜血诠释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碟片刚一看完,儿子便对着妈妈说:“爸爸能参加国际维和,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我支持老爸!”说完还与张久生击掌欢呼。看到父子俩的一唱一和,妻子不再说什么,并在支持丈夫参加维和的军属保证书上郑重地签上了名。


与张久生共事的地方领导评价说:“久生同志团结意识强,为人谦虚谨慎,几年来合作都很愉快。”他们大多劝张久生在城中区再好好干几年,转业时给他好好推荐,回到地方谋个好职位。面对领导及好友的劝导,张久生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军人生来为担当!现在我们国家能够派部队到国外参加维和行动,充分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增长,作为一名军人能够参加这样的行动,既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虽然从军20多年来张久生一直坚持自学英语,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他主动向军校的老师请教,反复与同学交流,并坚持每天听说英语14个小时以上。


然而就在出国前一个月,上级通知将派他到讲法语的国家——科特迪瓦去执行维和任务。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他又得马上补学法语。


于是他多方托人,几经周折找到了在广西科技大学教法语的张晓慧老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下,张久生夜以继日努力学习,在全军300多人参加的国际观察员基层选拔考试中,他顺利通过英语、法语、驾驶等十几项严格的考试,最终名列前50名而被录取。


2009年4月27日,。出国前,总部一位领导紧紧握着张久生的手,笑着对他说:“久生同志,你可是我国少有的派去维和的现任武装部长啊!,张久生听出了其中沉沉甸甸的含义。

2

在科特迪瓦,

他3次救人的事迹被传为美谈

         夂                 

到达科特迪瓦后,当地生活让张久生一时难以适应。蔬菜就是土豆和洋葱,主粮就是木薯和水果,3个月后,张久生的体重由164斤下降到129斤,然而他却时常对着镜子,挽起手臂,自嘲道:“别看我瘦,浑身都是肌肉。”

张久生和科特迪瓦当地居民在一起

当地饮用水没有消毒处理,因此消化道传染病非常常见。刚去1个多月,张久生不小心染上伤寒,一位队友也得了霍乱。面对四季高温炎热、毒蛇猛兽出没、疾患传染频繁的恶劣自然环境,以及枪支泛滥、种族派系纷争、,张久生没有丝毫后悔,更没有半点退缩。


,每支观察员队伍里每个国家只派1人,军事观察员不允许携带武器,每天工作在交战双方的临时停火线,任务是制止武装冲突、监督各方停火、解除武装平息战乱,帮助所在国恢复并维持和平。

科特迪瓦当地群众

身处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日子艰苦而又漫长。国外同行很会放松休闲,不是玩电脑游戏,就是听MP4,更多是到维和营地的酒吧饮酒聊天,打发时间。张久生却利用值班和休息日,收集整理了维和观察队电脑中3年多来储存的数万份资料信息,并按村庄名字的首字母重新排序,制作成方便检索的《军事巡逻信息库》。


同时他又用半个月时间,对队里人事分工、作战、信息传输、后勤、联络谈判、装备等各项工作的职责、程序、报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很快就掌握了全队所辖200多个要地的全部数据。


每次出勤归队,都要调出数据填写报告。平时非洲队员和欧洲队员要用3到4小时完成的报告,他只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鉴于张久生出色的组织协调、语言沟通和政务办公能力,他到维和部队刚一个月就被上级破格任命为队长。

2009年5月在一次维和巡逻途中,他发现一位受伤的黑人昏厥在大草棚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状况甚为危急。他立即带队友上前施救,点住伤者人中、内关等穴位,仅仅2分钟,黑人苏醒坐起,连声说谢谢。


这一幕令当时在场的各国军事观察员和当地群众十分惊讶。一位扛着枪的当地军人跑到张久生面前,一把握住他的手并竖起了大拇指:“中国人真了不起!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2009年6月23日,张久生带队前往任务区执勤时,突然听到前方500米处响起沉闷的爆炸声。张久生立刻停车,命令所有队员迅速下车,并打开电台,一边指挥一边严密警戒。判明情况后,即刻组织队员前去观察。


到达事发地后,眼前情景惨不忍睹:一辆摩托车被炸得七零八落,驾驶员当场身亡,一名地方官员身负重伤,生命危在旦夕。见此情景,张久生立刻指导队员迅速为其包扎,并亲自开车把他送到驻地一家医院。因抢救及时,生命得以保全。去年3月8日,。

外出维和执勤,开车是必须掌握的技能,每天都要开车跑上几百公里。一次,张久生开车执行巡逻任务时,就因为经过一个检查站(通常是一根竹竿)时停车太近,站口的士兵立马就端着黑压压的枪口围攻上来,空气瞬间凝固。经过队友一阵艰难的翻译方才解围。


由于地处边境,到处都有可能触雷。为确保安全,张久生通过请教老队员和当地民众,摸索出外出驾车巡逻的“安全法则”:生路不要随便跑,熟悉照着车辙走,路上异物别好奇,停车也不太靠边。


有一次执行任务,越野车要通过用圆木搭设的险桥,大家纷纷表示调头回走。然而一位外国同行却坚持要过桥,于是将车开上了圆木桥。可车刚一开到中间前方的木头便发生了移动,再前进就有可能掉进山沟,后果不堪设想。进退两难,大家不知所措。张久生二话没说,一头钻进驾驶室,凭借20多年的驾车经验,终于把车从圆木桥上倒了回来。事后队友们都纷纷向他竖大拇指:" Very good!" 牢记行车安全法则,张久生在维和期间安全驾驶总里程达2万公里。


如果说驾车执勤是一种常态工作方式,那么乘坐武装直升机巡逻同样也是如此。由于科特迪瓦交通极其落后,许多时候从驻扎营地到工作区都要乘坐武装直升机。大家可不要想像乘坐武装直升机就像电影中美国大兵坐“黑鹰”直升机一样潇洒。登上直升机就让人心惊胆战,原来这种直升机是前苏联制造的老旧机,机舱内仪表油漆脱落得厉害,电缆线有很多裸露,安全装置也很不完备。张久生主动要求乘坐直升机,他说他要挑战,要积累这样的经历和经验。


直升机巡逻危险系数大,多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让张久生记忆犹新。一次直升机照例飞行,刚出营地没多久,天气突变非常厉害,一阵雷鸣电闪夹杂狂风骤雨,顿时一股强大对流空气猛地撞击过来,一时间使得直升机螺旋桨发生侧旋,顿时直升机发出尖厉的警报声,几名队友吓得脸色灰白,张久生一面紧紧抓住安全吊环,控制好身体,一面用英语大声鼓励队友不要慌张。20多秒后,直升机恢复平衡,大伙长嘘一口气。


危险无处不在,素质却在积累中提高。正是这样,张久生通过乘坐直升机巡逻学会了空中判定方位坐标、图上作业以及对空对地通信联络等作战指挥方法,积累各类数据资料上千份,总航程近4万公里。

3

打拳舞棍表演口技,

他在国际舞台亮出华夏绝活

         夂                 

在一年的维和时间里,张久生把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国际维和就是军人敢于亮剑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不仅要让世界惊叹中国军人的英武胆略和精武忠诚,更要让世界领略中国军人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智慧。


,各国军人除了防弹衣、,其它各自着本国的服装,留各自的发型。着装就像时装秀,尽管都是迷彩服,却有的穿得像冬装,有的穿得像夏装,有的干脆就是短袖。在仪容方面也有很大差别,阿拉伯军人留着大胡子,南美军人多半留长发……

张久生和其他国家的维和队员合影。

作为中国军人,张久生始终按照着装要求规范自己军人形象,,,每天电脑里都按时播放军号。在遥远的非洲国度,他要时刻把祖国装在心中!


汉语,伟大而神奇的母语,。为解决这个难题,几经摸索,张久生找到了一些软件,通过它们,他终于能用汉字发QQ消息和邮件。


欧洲队友电脑水平不错,但是他们怎么也搞不明白满是英文的键盘是咋打出方块汉字来的,而且打得那么快。张久生笑着对他们说,每个汉字都由拼音拼写而成。他们又问:“那组合的密码在哪里呢?”张久生故弄玄虚地指了指脑袋,他们都摇头晃脑,觉得不可思议。


结合工作和生活,张久生富有激情地创作了70多篇维和军事文学作品,谱写了11首维和歌曲。其中《科特迪瓦军事观察员之歌》和《撑起一片蓝天》在科特迪瓦广泛传唱。同时他还为西撒哈拉等我国的维和任务区创作了《和平花》等10首歌曲,。这些歌曲也成为联结各国观察员之间友谊的纽带。


为让国外观察员和当地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张久生充分发挥自己文艺表演的特长,利用“八一”组织开展文娱晚会。晚会上张久生摩拳擦掌,气运丹田,一套中国少林组合拳,一气呵成。观众纷纷被他那跳、闪、腾、挪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深深吸引。表演结束,掌声四起,久久不息。稍作休息后,他又表演起棍术。丈二木棍被他舞得呼呼生风。看到高兴处,观众们都情不自禁欢呼起来。


当张久生示意开始表演拿手绝活——口技时,只听见一会儿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先是一匹而后二匹,继而三四匹,渐渐越来越多,最后马蹄声、嘶鸣声交织一片,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平静之后,一阵鸟叫清脆干净,仿佛让人回到绿林当中。正在此时,泉水叮当响起,麻雀叽叽喳喳、布谷悠远回长、喜鹊嗓门大开,一时间犹如百鸟朝堂,好生热闹!听到各种动物声音从张久生口中发出,观众无不震惊,有人激动地尖叫起来,口哨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这一夜晚,祖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异国他乡精彩绽放!


那年,国庆节快到了,张久生脑海里产生一个念头,要让外国同行及驻地群众领略祖国大阅兵的威武与雄壮!,从那里拿到了法语解说版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录像片。当整齐威武的徒步方队精神饱满走过天安门时,当滚滚钢铁洪流和空中“移动长城”以挟万顷雷霆之势展示其优越性能时,,鼓掌欢呼。此时,张久生心头油然生起无限荣光,禁不住泪光闪烁。


维和时间漫长而又短暂,张久生用出色的维和表现,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夕阳西下,当绚烂的余辉涂满天隅,一阵夹杂青草味的轻风拂过,张久生伫立良久,一年来的维和生活历历在目,经历的那些生与死、苦与痛、喜与乐都是那么地刻骨铭心。再好好看一眼马上就要离开的这个国度,张久生感慨万千,内心默默祈祷:多么希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民族尽快远离战争、杀戮和贫穷!


2010年4月30日,圆满完成任务的张久生回到了祖国。


铁血丹心铸使命利剑,赤胆忠诚亮军人风采!生活因使命而精彩,理想因使命而崇高!张久生用国际维和的宝贵经历演绎一位军人的崇高使命。无疑,他的军旅人生是丰富而充满亮色的!

人物小传:张久生,江西广丰人,汉族,硕士学历,1967年9月生,1984年10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军校学员、排长、股长、营长、副大队长、人武部部长等职,原广州军区第九届党代表,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2013年转业,任柳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现任柳州市体育局副局长。



来源:中国军网

审核利用:绛县国防教育办公室 

编辑:绛县彩新图文工作室         

注:本公号所推送的文章、图文、影像仅用于国防教育,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请和谐留言。



长按下边的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绛县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