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排行 >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 管理运行手册

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 管理运行手册

2023-05-10 14:56:27



相关安全教育资料已经上传到曙光街道安办共享网盘,请大家到网盘中下载查看。

网址:pan.baidu.com

用户名:曙光街道安监

密码:ab88898403

 


 

 

 

 

 

 

 

 

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

管理运行手册

 

 

 

 

 

 

 

 

 

 

 

 

 

 

 

 

 

 

 

 

 

 

 

 

单位名称:              

人:              

签 发 日:               



使用说明

 

1. 本手册下面画          ”的部分需要经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填写;

2. 单独标注出需从网上下载的内容,需要登录       办事处公共邮箱(网易邮箱用户名              @       密码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下载有关内容,随时更新替换相应页(注意要依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属于单位专有设备的,单位要自己制定出相应内容);

3. 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本手册内相关内容,保证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4. 本手册请妥善保管。


目录

资质证照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命书

关于发布年度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通知

员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安全生产责任制

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和训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液化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台账

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维护、保养记录

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安全投入

相关保险

安全生产记录档案

持续改进

隐患自查自报工作和属实性评价

 

 

 

 

 

 

 

 

 

 


资质证照

检查时提供原件。

(此处粘贴复印件)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请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填写,可改变表格结构。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命书

 

,为实现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经研究决定,任命          为我单位安全员,全面负责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工作职责详见《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本任命自签发之日起即开始施行。

特此通知。

 

法定代表人签字:

 

 

 

 

 

                      (公章)

 

                             


关于发布年度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通知

各部门:

经研究,我单位已确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现予以发布。

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安全生产目标: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100%;

2.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率100%;

3.教育培训覆盖率100%;

4.特种设备取证率100%;

5.火灾、爆炸、交通事故为零;

6.人身伤害事故为零。

补充:

 

主要负责人签字:

 

 

 

(公章)

                                     


            季度安全目标考核表

 

序号

考核内容

完成情况

分值

得分值

1.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100%


20


2. 

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率100%


20


3. 

教育培训覆盖率100%


20


4. 

特种设备取证率100%


20


5. 

火灾、爆炸、交通事故为零


10


6. 

人身伤害事故为零


10


总   分


 

考核总分低于85分,扣减本季度的安全生产奖励50%,低于70分,扣减本季度的安全生产奖励100%


员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作为本单位员工自愿接受安全管理,并郑重承诺,在工作中严格履行以下职责和义务: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切实履行岗位安全和工作职责,尽职尽责,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自愿接受各级安全和业务技能(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安全及工作业务技术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伤害

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做到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不冒险操作

积极参加现场的事故隐患检查和整改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立即向上报告,并配合解决处理。

发现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报告,并立即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救援中服从指挥。

强化自身安全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直接责任。

 如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本人将自愿接受处罚,并承担相应后果。

 

 

                      负责人:                    

 

                            

 

 

 

 

 

本责任书需要逐人签订,附在此页之后。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一、 直接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二、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三、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 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五、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专业人员。

六、 主持召开安全管理专题会议,及时通报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解决有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七、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八、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督促员工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断改善安全条件。

九、 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抢险,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十、 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每年组织应急演练。

十一、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责任人员签字:            


安全员安全生产职责

 

一、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单位安全工作负责。

二、 贯彻落实安全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要求,推动本单位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三、 组织制定、修订和审批安全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规程、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工作,确保有关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安全工作动态,布置、监督、检查、考核、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布置整改措施及安全措施。

五、 组织、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组织专业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如实上报。

六、 负责组织安全、消防设施的维修工作,做到随报随修、及时恢复防护功能。

七、 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八、 参与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参加应急演练。

九、 参加应急处置,保护现场,做好记录。发生事故,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救。

十、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十一、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十二、 安排落实单位下达的不定期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人员签字:             


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一、 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规定和安全规程,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

二、 上岗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三、 上班要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平稳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认真做好各种纪录,不得串岗、脱岗、严禁在岗位上睡觉、打闹和做其它违反纪律的事情,对他人违章操作加以劝阻和制止;

四、 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五、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六、 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抢救处理保护好现场,及时如实向领导汇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七、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自己不能处理的应立即报告;

八、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九、 积极参加安全活动,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十、 接受安全培训与考核,掌握本岗位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掌握岗位风险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和事故应急演练,具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责任人员签字:                                             

                                                             

                                                             

此表格需要所有员工签字。


电工岗位安全职责

一、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其他要求。

二、 负责本单位用电设备的管理、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安全运转。

三、 建立健全用电设备台帐、卡片和日常工作运转记录。

四、 负责拟定用电设备的维修、更新计划并落实,保障正常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维护供电设备。

五、 正确维护和操作设备,做好各项记录,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六、 工作时,基本安全用具,辅助安全用具必须齐全,禁止使用自己不熟悉或无效的电气用具。

七、 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未拉开刀闸和未做好安全措施前,应视为有电,不得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拦,以防突然来电。

八、 按时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消除应及时如实上报。

九、 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十、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十一、 发生事故时及时处置,及时如实向领导汇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十二、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自己不能处理的应立即报告;

十三、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十四、 接受安全培训与考核,掌握本岗位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熟练正确地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掌握岗位风险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和事故应急演练,具备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责任人员签字           


 

 

 

 

 

 

 

 

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巩固团队凝聚力,完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意识,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减轻职业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的内容。

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 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2) 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4)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5)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6)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7)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8)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9) 本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10)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2) 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13) 有关事故案例;

(14)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二、培训的形式。学习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课堂学习、实地参观、实际演练、安全技能比赛、看录像、研讨交流、现场示范等。

三、培训的学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四、新招用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换岗的,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部门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学时。

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六、日常安全教育

单位应开展日常安全活动,做好基本功训练。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

七、建立培训档案,实行登记存档制度。要建立培训台帐,培训结束培训计划、培训名单、课程表等有关资料存入培训档案。

八、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培训人


培训地点


培训种类


学时


记录人


参加培训人员签字


培训内容

 

培训情况

备注

每次培训填写一张,“培训内容”按照培训计划填写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情况”填写培训内容实施情况、员工理解情况、反映的效果,本培训记录交安全员入档保存。


安全教育培训台账

序号 

受教育者

教育时间与课时

授 课 地 点

   

考试成绩

授课人

类别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减轻职业危害,树立人人保安全的氛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检查分工。

1、总负责人负责组织全面安全检查。

2、安全员负责组织专项安全检查。

三、安全检查频次:全面安全检查每季度一次,专项安全检查每月一次。

四、安全检查内容

1、消防安全:

1)配备必需的消防设施、器材和工具,按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

2)消防设施与器材不得遮挡,以免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

3)经营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必须保证畅通,不得有障碍物。

4)营业期间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5)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重点部位应设应急照明灯。

6)从业人员会使用消防器材。

2、警示标识

1)易燃易爆场所按规定设警示标志。

2)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

3)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设发光疏散指示标识。

3、用电安全

1)无用电线路乱拉乱接现象、未使用破损的电线、插头、插座。电线应穿非燃管保护。

2)用电线路不得承重。

3)在库房内严禁使用碘钨灯或移动照明灯具。固定照明灯具距离物品不小于0.5米。

4)配电箱接线规范、装有漏电保护器、箱内整洁、箱体完好、箱体使用非燃材料制作、配电箱无被遮挡现象。

5电气设备的裸露带电体是否有绝缘防护,漏电保护器、保护接地线是否配备齐全、有效。

4、设备设施

1)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

2机械设备距地面2m以下外露危险部位是否有安全防护设施且有效。

3对运动传递部件,如皮带轮、皮带、齿轮、导轨、齿杆、传动轴产生的危险的防护,应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或活动式连锁防护装置。

5、燃气安全

1用气来源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本市供气企业购买,并与供气企业签订供气合同。

2燃气用户应当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气瓶,及时更换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等。

3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气瓶总重量超过100kg(含),应设置独立的气瓶间。气瓶间与相邻的建筑用防火墙隔离开。

4气瓶间设灵敏有效的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气瓶间内的电器设备为防爆型。开关装在室外。

5气瓶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倾倒气瓶内残液或加热使用;无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安装室内管道燃气设施行为。

6灶具与钢瓶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5m,气瓶与灶具之间连接应使用耐油橡胶软管,软管长度应控制在1.2-2.0m之间,并不应有接口。使用的燃气软管未穿越墙壁、窗户和门。

7禁止在地下空间及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8无违规使用压缩天然气行为。

6、危险化学品

1危险化学品储存条件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分库、分区、分类存放,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2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是否有安全使用说明书,存量是否超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7、人员资质与防护用品使用

1)特殊岗位人员应取得相关安全从业资格证,证书复印件应留存企业以便检查。

2)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佩戴。

8、厂容厂貌

1住宿不得与厂房或仓库设置在同一连通的建筑内。

2生产现场、办公场所、走道楼梯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

3生产设备必须保证操作点和操作区域有足够的照度。

五、检查后填写《安全检查记录》(见附件),与检查表一起存档备查。

六、对于检查发现的隐患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检查记录

序号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纠正措施

整改限定日期

整改完成日期

检查人(签字)

备注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二、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主要负责人、安全员报告。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员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组织整改。

三、单位定期组织全面事故隐患排查,岗位每天进行一次。

四、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分为一般隐患与重大隐患)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1、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生产事故的隐患。此类事故由安全员负责,立即排除。

2、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此类事故由主管领导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确定治理措施、负责人、资金来源、治理期限。并在隐患整改前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六、应当每季、每年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首月的10日前网上进行隐患自查自报。

七、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安全员立即组织整改。

八、隐患整改过程中的防范措施

1、对排查出来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要责令限期整改

2、确定隐患整改工作要做到人员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

3、确定隐患整改的负责人、主管部门对整改工作全程负责,掌握隐患的成因、预防事故的措施、排除隐患的方法和步骤

4、确定治理整改安全隐患要采取全程监控,对短期内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严格管控,全时值守,确保隐患治理过程中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十、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一、事故隐患报告备案制度。

1、安全员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和向领导及时反馈。

2、安全员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登记备案登记制度。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对隐患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归档。

3、隐患整改完成后的报告要求

确定隐患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排查时间、地点、主要成因、整改责任人、整改情况等。

4、确定报告要实事求是,对隐患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进行主客观责任分析,确定报告对今后加强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提出工作措施和整改意见。

十二、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十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估。

十四、安全标准化评审不符合项的整改,应制定整改计划,有整改措施、整改时间、负责人,整改彻底、有效。

十五、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隐患整改记录

序号

隐患部位及内容

隐患级别

临时安全措施

整改措施

费用(元)

治理完成时间

隐患治理后评估情况

责任人

整改

跟踪人

备注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

(一)采购人员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

(二)使用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发放、登记、更换。

(三)使用部门负责教育员工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四)安全员负责指导、督促劳动者在作业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工作程序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及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1.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于工作需要配戴和分发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围裙、袖套、水鞋、手套等。

2.特殊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预防或减轻严重伤害和职业危害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镜、绝缘鞋、绝缘手套、安全带等。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

1.采购人员根据当地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建议,选择有资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供方,验证生产厂商的生产许可证及供方的经营许可证。

2.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产品上贴有“LA”、“QS”标志齐全方可购入。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验收及保管

1.采购人员对供方所提供的物品进行验收,同时需验证物品的产品合格证,特种防护用品还需要供方出示由相关部门开具的安全鉴定证。

2.检验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3.各使用部门对所有合格入库的劳动防护用品,遵循产品说明书或厂商建议,妥善保管,注意防潮、变质,做到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过期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到劳动者手中。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与使用

1.各使用部门依据使用情况领取防护用品。其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由相关工作人员负责进行记录。必须由使用者本人在发放记录上进行确认签字。

2.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为员工配备发放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各部门必须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凡不懂得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性能者,不准上岗操作。

3.使用者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前应先检查,确认安全后才穿戴。进入作业场所后,不能随便脱卸,若发现劳动防护用品穿戴移位,应立即纠正。

4.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尽量避免接触具有溶解、燃烧性质的物质和尖锐锋利的器件,以免部分劳动防护用品受损,影响使用寿命而失去防护性能。

5.须定期检验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五)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处理

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根据要求脱卸,经整理清洁后保存。

2.一般劳动用品在使用后,要根据用料性质,分别采取洗涤、擦抹或晾干等方法洗擦干净保存。

(六)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和更换

根据劳动防护用品说明书的使用期限及实际使用情况作更换、报废,由使用部门负责集中收集破损、过期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随便乱丢,按照废弃物管理的要求集中进行报废处理。报废后由使用部门更换新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个体防护装备发放登记表

序号

个体防护装备名称

领取数量(件)

领取人签字

领取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为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人的行为安全,减少事故隐患,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文明意识,充分发挥其工作自觉性,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一、奖励

单位内任何集体和个人在安全生产或管理工作扎实,成绩显著。可参照下列条件给予奖励100—500元。

(一)在单位组织的定期检查考评中被评定为优良等级的。

(二)在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取得明显成效的。

(三)在预防事故、消除险情或积极控制事故、及时组织抢险的有功人员。

(四)制止违章行为,及时反映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

二、处罚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管理松懈、措施不力、隐患不改的,对有关集体或责任人给予处罚。可参照下列条件给予处罚50—500元。

(一)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

1.凡在安全检查考评中,被定为不合格的。

2.危险作业未办理审批手续,或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或强令作业人员冒险作业。

3.对领导发出的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不落实,逾期不整改。

4.发生工伤及事故,隐瞒不报。

5.未按规定开展安全活动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无记录资料。

(二)安全行为方面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罚20—200元。

1.进入工作现场不按要求着装的。

2.赤膊、穿高跟鞋、拖鞋、酒后上班。

3.禁火区域违章动用明火或吸烟。

4.不服从现场指挥,违章作业,阻挠管理人员正常工作。

三、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奖惩台账

序号

奖惩日期

奖惩部门或个人

主 要 理 由

奖励物品或现金(元)

惩罚金额(元)

考核部门

备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事故分类和分级、报告、调查、处理、汇报、上报及统计等事项。

二、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安全员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2.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1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报告当地主管部门。

3.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三、事故现场处置

1.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作业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作业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

3.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事故调查

单位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五、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单位领导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安全员实施验证。

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安全员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6.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安全员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六、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年统计表。

3.事故快报表。

4.事故调查笔录。

5.事故现场照片、示意图、亡者身份证、死亡证、技术鉴定等资料。

6.事故调查报告。

7.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8.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9.安全生产监察局、安全监督站对事故处理的批复。

10.其他有关的资料。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企业事故台账

单位:(章)                                                                             

事故类别

时间

地点

直接损失(万元)

伤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工种

工龄

文化程度

主要受伤部位及程度

损  失工作日

主要原因

事故简要说明(经过、原因、整改措施)







































































本 月 事 故 情 况 统 计

划分

次数

直接损失(万元)

死亡

重伤

轻伤

说明

内部事故







企外事故







制表人:

主管部门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为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例会参加人员

1. 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体人员。

2. 根据会议研究内容,可指定相关人员出席。

3. 会议应设置签到文件和进行文字记录。

二、例会时间规定

1. 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例会每月一次,全年不可少于12次。

2. 遇有重大安全任务或特殊情况,由安全提请主要负责人同意临时召开。

三、例会内容

1. 传达和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议精神。 

2. 分析和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和管理现状,对有关存在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期限、人员和经费。

3. 研究和制订落实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办法。

4. 听取安全的工作汇报,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

四、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例会记录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主持人


会议内容

 

 

 

 

 

 

 

 

 

 

 

 

 

 

 

 

 

 

 

 

 

 

 

 

 

 

 

 

 

 


燃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一、 燃气用户应当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和气瓶,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连接管等。

二、 在燃气的供应与使用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1)倒灌瓶装液化石油气;

2)摔、砸、滚动、倒置气瓶;

3)加热气瓶、倾倒瓶内残液或者拆修瓶阀等附件;

4)在安装燃气计量表、阀门、燃气蒸发器等燃气设施的房间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居住和办公,在燃气设施的专用房间内使用明火;

5)使用明火检查燃气泄漏。

三、 用气来源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本市供气企业购买,并与供气企业签订供气合同。

四、 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气瓶总重量超过100kg(含),应设置独立的气瓶间。气瓶间与相邻的建筑用防火墙隔离开。

五、 气瓶间设灵敏有效的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气瓶间内的电器设备为防爆型。开关装在室外。

六、 气瓶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倾倒气瓶内残液或加热使用;无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安装室内管道燃气设施行为。

七、 灶具与钢瓶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5m,气瓶与灶具之间连接应使用耐油橡胶软管,软管长度应控制在1.2-2.0m之间,并不应有接口。使用的燃气软管未穿越墙壁、窗户和门。

八、 禁止在地下空间及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九、 无违规使用压缩天然气行为。

十、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液化气使用安全检查表

时间

厨房检查情况

液化气间检查情况

检查人

处理    办法

处理结果

点火棒

软管

开关

炉头

钢瓶

管路

开关

仪表









































































 

 

 


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

一、 配备必需的消防设施、器材和工具,按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

二、 消防设施与器材不得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

三、 经营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必须保证畅通,不得有障碍物。

四、 营业期间安全出口不得上锁。

五、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重点部位应设应急照明灯。

六、 从业人员会使用消防器材。

七、 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等标志。

八、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

九、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设发光疏散指示标识。

十、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消防设施设备检查表

检查人: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情况

处理情况

备注

1

灭火器




2

消防栓




3

消防带




4

消防枪




5

应急照明灯




6

疏散标志




7

消防通道














 


 

 

 

 

 

 

 

操作规程

从公共邮箱下载适用本单位的操作规程,单位专有设备根据使用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附于此页后。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记录参见规章制度中《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所附的记录表格,培训要有培训考试试卷(试卷各单位自行命题,分值按照百分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  目的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单位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企业自救,实施应急救援,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本单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持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行,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  适用范围 

2.1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可能发生的以下事故灾难:

a)火灾事故;

b)电气设备漏电及触电事故;

c)职工食物中毒事故;

d)危险化学品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

e)机械设备伤害事故;

f)其他性质较为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3  应急预案体系    

3.1  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3.1.1  综合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3.1.2  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专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职工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露及火灾爆炸专项应急救援应急预案》

3.1.3  现场处置方案: 

《电气设备漏电及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2.工作基本原则 

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 

4  危险性分析 

4.1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通过对本单位各生产场所危险分析和识别,初步辨识出重要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等构成本单位危险源。这些危险源蕴含着相当大的能量,一旦失控,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将是巨大的。 

4.2  事故的类型 

我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类型通常分为如下几种: 

4.1 

4.2 

4.2.1  火灾事故 

我单位用电设备多,如果电工人员或操作工因操作不当可能发生触电、电弧灼伤、电气短路、电气线路起火等事故;电器设备及线路老化失修造成的电器设备绝缘破坏、漏电、电气短路、电气线路起火、等事故。

4.2.2  电气设备漏电及触电事故

由于电气设备安全防护不到位、操作人员个体防护不到位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易造成漏电、触电事故。

4.3.3   职工食物中毒事故

食品因为采购、制作、保管等环节出现管理失控,可能出现食品变质或受污染,造成个别或群体性食物中毒现象,严重时还会危及人员生命健康。

4.3.4  危险化学品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

危险化学品由于储存、使用和管理不当时,均可能引起泄漏、火灾以致爆炸事故,造成人员被灼伤、烧伤、中毒乃至重大伤亡事故和财产的损失。 

4.3.5  机械设备伤害事故

由于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3 

5.1应急指挥机构

a)应急总指挥:主要负责人

b)应急救援组:                                

c)紧急疏散组:                                

d)警戒治安组:                                 

e)后勤保障组:                                 

f)医疗救护组:                                  

g)善后处理组:                                  

5.2  应急职责 

a)应急指挥

Ø 审定并签发公司应急预案;

Ø 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

Ø 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Ø 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Ø 接受应急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的发展动态,做出应急指令;

Ø 根据现场事件的发展,及时调整部署,完成对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Ø 对应急机构各小组下达指令,对临时对策措施做出决定;

Ø 决定是否向地方政府求援;

Ø 负责内部的信息联络及对外的信息发布;

Ø 审查应急工作的考核结果。

b)应急救援组

Ø 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

Ø 对现场遇险人员的搜寻;

Ø 初级火灾的扑救;

Ø 配合、协调有关外部救援力量的抢险行动;

Ø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c)紧急疏散组

Ø 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和紧急疏散人员;

Ø  负责对事故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迅速转移。

d)警戒治安组

Ø 对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到固定集聚地;

Ø 设置救护点、救护伤员,接应消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力量;

Ø 在危险点周围画出警戒范围,用警戒带隔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Ø 现场车辆的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e)后勤保障组

Ø 对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

Ø 清点、核对出勤人员;

Ø 调集抢险器材、物资;

Ø 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f)医疗救护组

Ø 对现场所配急救药品的检查,做到动态管理;

Ø 现场伤员的初步救护;

Ø 向当地医疗机构求助等工作。

g)善后处理组

Ø 做好对在事故中受伤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Ø 协调受伤人员住院问题。

6  预防与预警 

6.1  危险源监控 

本单位各岗位要按照要求做好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特大事敝隐患和较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时分析有关监控信息,跟踪整改情况,对可能引发一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信息要及时上报。 

对危险源发生变化,特别是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情况,岗位人员要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安全员负责各单位上报的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接受,并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必要时上报应急指挥。 

6.2  预警行动 

本单位应急指挥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后,要做好事故的预测与预警工作。 

6.3  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应急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l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事故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7  应急响应 

7.1  响应分级 

7.1.1  三级应急响应 

本单位对安全生产事故实施三级应急响应。 

7.1.1.1  I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OO万元以上,或社会危害及影响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7.1.1.2  Ⅱ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一次造成1人重伤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危及2人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状态,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公共危害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7.1.1.3  Ⅲ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1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 

7.1.2  启动应急预案 

IⅡ级应急响应,事发单位针对事故性质、类型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当难以控制紧急事态时,果断报请当地应急救援机构实施外部紧急应急救援。Ⅲ级应急响应,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或专项应急预案;Ⅲ级以下应急响应由本单位据现场控制情况决定应急响应状态。 

7.1.3  现场应急救援要点 

本单位应按照先控制后消除,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重视第一时间的发现报警、紧急处置、疏散人员、应急救援。 

7.2  响应程序 

单位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

各类型事故应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在专项预案中应明确应对次生事故的相关内容。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7.3   应急结束 

经过应急处置后,应急指挥确认满足专项应急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8  信息发布 

8.1  新闻发言人 

8.1.1  公司对外信息发布人办公室担任。 

8.1.2  现场对外信息发布人由现场应急指挥指定。 

8.2  信息发布原则 

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 

8.3  信息发布形式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供信息稿件等。 

9  后期处置 

9.1  现场后期处置 

现场应急终结后,事发单位要实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善后恢复做好准备。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尽快做好各项后期处置工作。 

9.2  情况报告 

事故单位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事故和应急工作情况。 

9.3  应急总结 

应急终止后,应急指挥编写的应急总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初步原因;应急处置过程;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10  保障措施 

10.1  组织保障 

应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应急工作责任制,形成简明有效的指挥和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要按平战结合要求。组织、训练好兼职应急队伍。 

10.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根据应急预案,配置并完备应急抢险所需的通信工具、设施器材、物料、急救设备等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应急行动需要(有关应急物资装备以附表形式列出) 

10.3  经费保障 

每年度须对应急体系建设、应急费用、维护配备应急设施设备和器材装备等予以必要的预算资金保证。 

10.4  通信保障 

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通信录,明确公司应急工作上下通信方式、联系人;应急通信以电话联系为主;现场应急通信方式在应急预案中明确(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11 培训与演练 

11.1  培训 

安全员负责制定企业应急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方式等。 

11.2  演练 

单位负责人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应急演练。 

应急响应中心应做好演练方案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参加演练的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项目和内容;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持续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12  奖励与处罚 

12.1  奖励 

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人员,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2.1.1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12.1.2  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12.1.3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2.2  处罚 

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12.2.1  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安全生产事故真实情况的; 

12.2.2  拒不执行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没有履行职责的; 

12.2.3 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12.2.4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12.2.5  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 

13  附则 

13.1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发布后报主管部门备案。 

13.2  预案修订 

13.2.1  当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安全规程出现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有联系时,应修订预案; 

13.2.2  当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装置时,应修订预案; 

13.2.3  当出现不可预见的安全生产事故,通过事故的调查、分析,属于新衍生出的不可预见的安全生产事故时,应修订预案。 

13.3  预案制定与解释 

安全员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解释。 

13.4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主题


演练时间


演练类型

桌面演练(    )       模拟演练(   )     全面演练(   )

评价人员


应急指挥


应急预案名称


参演人员


演练地点


演练经过


评价及总结


改进意见


照片粘贴处)

照片粘贴处)

照片粘贴处)

简述:

简述:

简述: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台账

序号

名称

生产厂家

规格

数量

储存位置

配置时间

负责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维护、保养记录

序号

名称

维修保养项目及部位

维修保养日期

维修保养后设备状态

维修保养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触电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1 件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1.1.1 公司所属辖区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触电。

1.1.2 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2 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a) 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

1.3 可能造成的危害

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

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

1.4 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 高、低压交流系统发生接地

1.4.2 人员误操作

1.4.3 大雾、雷雨等自然灾害

1.4.4 设备绝缘受损放电、爬电现象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部门负责人

  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电工、部门成员 

2.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 总指挥职责:

1全面指挥触电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告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2 岗位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触电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3 电工职责:立即切断电源,确保处置现场无电。

2.2.4 设备管理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2.2.5 安全员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 应急处置

3.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 触电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班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3.1.2 该方案由总指挥宣布启动。

3.1.3 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3.2.2 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3.2.3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3.2.4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要采取相应措施。 

3.2.5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3.2.6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3.2.7 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若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3.2.8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3.2.9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3.2.10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3.2.11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2.12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1)通畅气道。

2)口对口()人工呼吸。

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3.2.13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15∶2压吹循环),应用看、 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 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 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  事件报告

3.3.1 班长立即向厂长汇报人员触电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3.3.2 触电伤亡事件扩大时,由部门负责人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最迟不超过2分钟

3.3.3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

3.3.4 联络方式

办公室电话︰

值班室电话︰

医疗急救电话:120

 

4  注意事项

4.1 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应该用适当的绝缘工具(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4.2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4.3 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对未做安全措施挂上接地线的设备亦应视为有电设备。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等。

4.4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4.5 本应急救援预案仅供参考,总指挥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法。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害性分析

火灾事故主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火灾三种类型。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现场电气设备、办公室、员工宿舍、设备、材料放置区、电气焊作业区等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易燃、可燃物质,以及林区。这些易燃、可燃物质遇到明火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若有一处发生火灾,很有可能蔓延,就火灾的危害程度及危险性来说是非常大的,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火灾事故多发生于干燥、多风的春秋季节,但生产作业活动引发的火灾事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生产现场、办公区、员工宿舍、设备、材料放置区、电气焊作业区以及林区等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室内火灾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室外火灾主要发生设备检修维护、用火作业时和秋冬季节。可能造成建筑、设备、林木烧毁,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日常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查消除。

2)设备没有定期维护保养。

3)用火作业没有办理审批手续,违章作业。

4)危险物品没有专人管理,专库保存。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部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

 长:部门经理

 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班长、一般职工

2.2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2.2.1 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初期的应急自救:包括扑救火灾、救治伤员、设立警戒区、应急照明、疏散人员、清点员工等,尽最大可能在事故初期控制住事态,消除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

2.2.2 负责组建应急自救队伍、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装备和材料。

2.2.3 负责应急自救小组成员的教育、培训、演练、调整、补充等管理工作。

2.2.4 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行动和应急响应。

2.2.5 参与编制、修订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2.6 服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助应急指挥部的工作。

2.3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2.3.1 组长负责指挥车间应急救援小组的现场救援。

2.3.2 通讯联络组负责及时、准确的传达各种指令、信息。

2.3.3 灭火行动组负责按照预案或现场指挥员的指令及时扑救初起火源,控制并消灭火灾;抢险火场被困伤员及物资。

2.3.4 疏散组在现场指挥员指挥下,坚守岗位,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有秩序地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人数,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2.3.5 防护救护组负责简单救治伤员,协助灭火行动组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2.3.6 现场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治安及交通秩序维持等工作,负责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3. 应急处置

3.1 火情处置程序

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负责人)按报警器报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接报: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灭火处置工作。

火情已被扑灭,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调查后,经同意,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3.2 火灾处置程序

3.2.1 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3.2.2 按指挥人员要求,,及向有关部门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

3.2.3 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3.2.4 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3.2.5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3.2.6 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3.2.7 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3.3 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

3.3.1 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3.3.2 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3.3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3.3.4 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3.3.5 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3.6 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3.3.7 ,。

3.3  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

3.3.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3.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3.3 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3.4 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3.3.5 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3.4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3.5 应急联络与事故报告

3.3.1联络方式

办公室电话︰

值班室电话︰

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

3.3.2 事故报告

事故报警人员应使用普通话,简明扼要、语速平稳、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起火地点和部位、装置名称;燃烧物或介质名称、容器容积、燃烧程度;发生时间、火灾或爆炸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事件简要情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

 

4. 注意事项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4.2.1 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

4.2.2 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设置应急照明灯。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3.1 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

4.3.2 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

4.3.3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 火场自救方法:

1)保持镇定,切不可惊慌失措,一旦发现自己被火围困、应迅速做好必要准备(穿上防护服或厚衣服或用水将身体淋湿或披上湿棉被),判明火势,选择最安全可靠路线尽快离开危险区。

2)逃生必经通道充满浓烟时,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姿势或匍匐通过。

 3)在楼房内逃生通道被烟火切断时,可用绳子或将床单撕开连接,栓在室内牢固物体上顺其下到安全楼层或地面。万不得已时,在二楼者可跳楼逃生,但应先向地面扔棉被、床垫等柔软物,手扒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落下。

4)各种退路均无时,可退至未燃房间,关闭门窗并用棉被、窗帘堵严,防止浓烟窜人。有条件时不断向门窗泼水、延缓火势蔓延,等待救援。

4.4.2 自救注意事项:

1)在室内发现外面起火,开启房门前应先摸门板,如发热或有烟气从门缝进入,不要贸然开门。非开不可时,应缓慢开启并侧身利用门扇等物掩护,防止被烟气熏倒或被热流烧灼。

2)逃生时随手关闭通道门窗,延缓烟雾沿通道流通。

3)呼救信号要明显,可大声呼救或挥动鲜艳醒目物品或敲击金属物等。

4)衣服起火应迅速脱去或翻滚压灭或跳入水中,但注意不要滚动过快或穿着带火衣服跑动。身体受伤时,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4.5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4.5.1 现场指挥部及抢险人员集结地应设置在远离事故现场的上风向,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

4.5.2 应急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用具,接受安全专业人员指导意见,做好个体防护;

4.5.3 进入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现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方可进入;

4.5.4 确认发生事故时现场人数,保证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救出现场;

4.5.5 警戒人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避免中毒;严格控制人员在重危区的逗留时间;

4.5.6 使用相关检测仪连续测定现场及周边可燃、有毒气体的浓度,估算扩散范围,及时调整警戒范围。

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4.7 本应急救援预案仅供参考,总指挥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法。


安全投入

将涉及到安全生产所投入资金的原始票据或复印件归档,附于此页后。


相关保险

将单位缴付工伤保险原始票据或复印件归档,附于此页后。


安全生产记录档案

填写规章制度要素后每个制度所附记录表格,归档保存,附于此页后。


持续改进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工艺设备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附于此页后。


隐患自查自报工作和属实性评价

百度搜索“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入主页,点击“隐患自查自报”,按照企业实际情况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自查自报,附于此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