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排行 >【家人】高铁电力工区的好榜样

【家人】高铁电力工区的好榜样

2023-05-10 14:56:27

点击标题下「昆明铁路局昆明供电段」可快速关注


高铁电力工区的好榜样

——记昆明南供电车间高铁电力工长黄国华

        五月的正午,沪昆高铁云南段的昆明南至嵩明区间空旷高铁线路上一点风也没有,地上像下了火一样,崭新的钢轨泛着白光。黄国华像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和同伴顶着炙烤,沿着电缆沟边走边排查存在问题,隔着安全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工作服紧紧裹在身上。调入昆明南供电车间以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施工现场,“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是他工作的常态。

        随着云南高铁建设步伐的加快,2015年12月,昆明供电段成立昆明南高铁供电车间,2016年1月,以业务精、协调能力强、会管理而著称的黄国华被选拔担任昆明南电力工区工长。半年来,他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和干练的军人作风,带领班组职工攻坚克难,确保了高铁电力设备建设施工质量。


当工长就要成为职工的贴心人

        “只要他出现就能化解矛盾,给大家带来快乐;只要他开口就能传递真情,给大家带来自信;只要他行动就能带动他人,给大家一种力量。”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昆明南电力工区刚成立,6名职工来自不同的车间,有工作多年的老职工,也有入段不久的大学生,能力素质、现场经验、学习能力的层次不齐给高铁介入卡控带来挑战,为了让6名性格迥异的职工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打赢高铁介入接管这场硬仗。黄国华为每一名职工建立了档案,除本人及家庭信息外,还重点记录了个人爱好、性格特点、思想动态等,并根据个体差异安排工作任务。

        胡权涛是班组最年轻的职工,也是黄国华的徒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善于学习,但是现场实战经验还欠缺。第一次参加设备缺陷复核销号作业,当天安排的作业区段是十几公里,在烈日下走到一半,身体就出现不适,担心因为自己影响工作进度,硬撑着继续走。细心的黄国华看出徒弟的不对劲,立刻送他去诊所,从下午一点一直陪到晚上十二点多,才回到住地。第二天胡权涛感谢师傅的照顾,黄国华却一直跟徒弟道歉:“是我的疏忽大意差点害了你,你第一次参加这样高强度的作业,就安排你走十几公里,是我工作不到位,对不起。”在黄国华看来,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以及班组职工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都是他的责任。

        高铁前期介入阶段,黄国华主要负责昆明南站及动车所电力设备的质量卡控,他和班组的几名职工以及车间其他专业的同事一起住在昆明南配电室内。刚开始,在野外风吹日晒一天的同事,晚上回到驻地,都选择自己解决自己的晚饭,吃完泡面或者在外边随便买点来吃。黄国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样高强度的作业晚上又吃不好,会影响身体,也不利于车间团结,炒得一手好菜的黄国华主动承担起了买菜做饭的任务,每天回到驻地,他就开始为兄弟们准备晚饭,最开始有几个不会做饭的同事因为不好意思只吃不做,不愿意搭伙。黄国华就劝大家:“都是一个车间的兄弟,吃的就是一碗饭,我都原意做你们有什么不好意思吃的。”在他的带动下,几个会做饭的同事也加入,帮他打下手。7名同事像个大家庭一样,一起吃饭、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和趣事,大家其乐融融。

      “他就是这样,总能注意到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总能为班组职工提前想好要做的事情,看着他工作累了一天,还主动为兄弟们准备晚饭,我是真的被深深打动了。”车间党总支书记杨泽元这样说道。


干介入就要成为协调的好把式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吃得亏才能在一堆。”“多吃亏少置气,开心最重要。”这是黄国华的口头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觉得他像阳光一样,会给人带来正能量。

        高铁施工介入卡控主要任务就是给施工单位挑毛病,确保施工质量,但是黄国华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却并不僵,相反大家都很喜欢他。这源于他乐观的性格以及愿意换位思考的品质。

        今年3月份,嵩明配电室进线迁改施工,新的线路走向很多电力杆塔需要立在村民的菜地里,有几家村民坚决不同意让电杆栽在自家地里,施工单位多方协调都没有结果,只能暂时停工。黄国华看着施工负责人急的团团转,又影响施工进度,就主动通过私人关系找到村民,帮着施工单位牵线搭桥,最终才达成协议。事后施工单位的人感激地说:“这事本来跟你没关系,你这么上心帮我们,我们一定按照要求确保施工质量,不给你添麻烦。”

        黄国华也并非一味当“好人”,作为工长,面对将来属于自己管内设备问题,丁点小的问题也别想逃过他的眼睛。“差一点不行,一点都不能差”成为他的口头禅。

        在昆明南站的施工现场,黄国华发现几名工人没有按照标准对箱变进行排线接线,他立刻叫停。“高铁电力的箱变,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必须按照标准来做,一丝丝也马虎不得!” 施工靠的是工程量挣钱,时间和进度对施工队来来说太重要了,负责人只好和黄国华说情:“这个箱变没有按规范排线就不返工了,这才是第一个箱变,后面还有十多个,我们保证严格按照标准来排。”“不行,一个都不能少。”黄国华拒绝了,他指着箱变说:“不是我刁难你们,箱变的安全涉及到车站信号的开放,是铁路安全的命门,不是我们的标准,这是国家的,你们怕影响施工进度,我可以帮你们一起干。”就这样他跟着施工单位一起干到凌晨3点钟,终于赶上了施工进度。

        还有一次,他发现文笔山隧道进口高压箱变低压柜熔丝和他以前在普铁上使用的型号相同,他越想越觉得不对,与施工单位沟通,施工队长告诉他:“设计就是这样的,我们做了好几条高铁线路了,都是这个型号,没问题,你就放心吧。”直觉告诉他,这个熔丝的型号肯定有问题,他回到驻地立即查阅设计资料、铁路电力规范,发现熔丝真的不符合要求。他立即带着资料与施工负责人沟通,带着同事对沪昆高铁区段所有的高压箱变进行整体排查,发现全部箱变熔丝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他果断坚持和多方协调下,全部进行更换,消除了一个潜在的高铁安全隐患。


带班组就要成为管理的领头雁

        “我喜欢大家有什么话摆在桌面上说,大家对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在会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但是只要会上通过的制度、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谈起班组管理经验,黄国华这样说。

        多年工班长经历,让黄国华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管理经,他所在的班组都推行 “争辩会”、“谈心会”、“议事会”制度,让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但担任高铁电力工长他还是第一回,如何建立一套有别于原来的电力巡检工区、适应高铁高标准管理模式的管理制度,成了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参加高铁培训的日子里,他除了学习高铁技术,最关注的就是高铁班组的管理经验,到处取经。

        高铁与普铁电力设备最大的区别在于高铁全部是敷设电缆,普铁是架空线,而且高铁箱变距离较远,想到开通运营后,设备巡检距离长,困难多,为方便以后检修,黄国华从今年4月开始着手为管内设备建立电子档案履历书。利用微信定位功能,给管内设备每个箱变、端子箱建立电子位置档案。利用相机对管内所有设备进行拍照存档,小到每一个开关的型号、位置都记录在案,建立“一物一档”系统。利用手机视频录制方式,对管内所有的电缆路径进行记录,建立电缆路径库。有了这些资料以后,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建立电子档案的过程虽然辛苦一点,可是对以后的设备管理提供了很可靠的基础,能解决现在寻找问题设备所花时间长,问题处理无参考,设备产品记录不全等诸多问题,黄工长考虑问题确实看得远。”昆明南电力工区的王顺良敬佩地说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心中装着团队,才能在细枝末节的点滴中付出所有;心中装着责任,才能让“大家”与“小家”的天平,倾向前者。或许一点贴心关爱、一张笑脸、一份创新精神衡量不了一名“领头雁”的付出。而一名“领头雁”的付出却能推动团队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像黄国华一样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