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智能线缆、智慧家居等产品,大到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沧州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开启了征程,有的甚至成为某一领域先行者。他们将“互联网+”或物联网技术融入到产品中,开发出可替代传统产品的智能化产品,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给产品植入“神经元”
1
远程操控尽在掌握
人在外地,就可以操作家里的电器,这样的生活正在走进大众。最近,位于中捷产业园区的河北智丰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为某小区装上了智慧家居系统。
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展示,通过手机远程开启会议模式,窗帘自动拉上,室灯关闭,投影仪自动就位……这家公司研究的项目包括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智慧社区以及智慧养老等。
指纹解锁手机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他们开发出了静脉扫描解锁手机APP,比手机解锁更安全。
智慧家居系统运用的是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广电网、电力网等多网融合的网络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传感器相连通,从而实现“家庭网络、社区网络、互联网”的无缝融合。下雨天,人在外,来不及关窗,安装了传感器后,窗户会自动关闭,出门在外,电器如果忘了关,也不是问题……
利用物联网,青县盛峰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发了物联网平台,远程操控公司新研制的电子锁。
常规锁具容易被撬,安全性能较低,而电子锁开锁需要授权,必须由专人开锁,防盗性好。
电子锁不仅附加值更高,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盛峰公司的电子锁在市场上小试牛刀。去年,山东省境内的铁塔控制柜全部更换电子锁,所用的几千把锁具全部来自盛峰。而辽宁等省的铁塔控制柜锁具更换也将相继展开,市场迎来爆发期。
2
让产品可感知
电缆短路、断线、接地、漏电等风险,危及人们安全。如何打造智能电缆,监测哪一截负荷过大、哪一截线路老化、哪一截有断点,是多年来的重大课题。
人们设想在电缆里面植入由一个个智能芯片组成的“神经元”,它们能精确感知电缆的运行状况,像人的感觉神经一样。“痛”即表示芯线有断点,“胀”为负荷过大、电流过强,“烫”则为温度过高……再运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芯片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回监控终端。
河间的安凯特电缆有限公司便率先研制出“智能电缆”,在电缆中加入一根光缆,并和传感器相连,电缆运行时的温度、电力负荷等运行状态就会实时反映到监测系统里。当某一段电缆连接点出现负荷过大时,通过实时监控,可及时发现其位置,预防电缆发生爆炸。
泊头诺维光伏公司研制出可转动的光伏支架。传统的支架是固定在地上或房顶上,接受太阳光最大辐射的时间有限,诺维光伏公司别出心裁地为支架嫁接上光感系统和电控系统,带动着光伏板跟着太阳转,并可调整辐射角度,让光伏板捕捉更多的能量,最大限度发挥光伏发电的效率。
与“无动于衷”的传统支架相比,诺维的光伏支架可使发电量高出30%左右。目前,公司的产品出口日本、土耳其、阿根廷等海外市场。
3
“机器人”渐行渐近
在中捷的河北易能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控一台机器人,上方的高清摄像头将一件小物品的图像反映到系统中,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进行盲抓,只见机器人准确无误地吸附起来。据介绍,其精度可精确到0.01毫米。
根据行业和产品不同,公司可为机器人搭载不同的工装。
目前,他们和南皮的几家五金公司讨论方案,他们有意向引进易能的机器人。一台机器人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工人10个月的工资,但工作效率和精度则能大大提高。
无人化工厂渐行渐近,一些企业已引进设备,准备利用“互联网+”实现无人化操作。
而青县的汉智数控机械公司,正在打造柔性生产线,将公司的数控设备利用互联网有机连接。
在他们的计划中,公司生产的数控折弯机、激光切割机及冲压机等单台设备,可以有机链接,生产中可实现自动上下料,并一次成型出成品,即从钣金到机箱一次成型。
汉智研制自动化生产线,目的是节省客户的用工压力,目前,他们正在为意向客户进行前期设计。
长按二维码,送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