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缆动态 >西部变奏曲—来自阳邑矿降本增效提质转型的报道

西部变奏曲—来自阳邑矿降本增效提质转型的报道

2023-05-10 14:56:27

西 部 变 奏 曲

——来自阳邑矿降本增效提质转型的报道

 

2016年6月,昔日作为邯矿集团利税大户的阳邑矿被列入首批去产能关闭矿井,700多名职工被分流安置,曾经的风光一夜不在。望着昨天还是熙熙攘攘的宿舍楼、办公厂区,留下的职工担心这往后的日子还过得下去吗?

                                               阳邑煤矿中心广场一瞥


2017年是阳邑煤矿关井后的第二个年头,企业没有了原先赖以生存的煤炭收入。职工工资、固定费用支出、五险一金欠账等等诸多困难给全矿的成本管理带来沉重的压力。困难面前,阳矿人没有退缩,通过一年来的严抓细管,较好完成集团公司下的经营指标,总成本比计划下5%,稳定了职工收入。矿长王月星深有感触的说:“困难是挑战更是机遇,现在一分钱必须要分成八瓣去花。”

 

找市场初获效益

 

关井后矿上没有了煤炭收入,但原有的销售平台还在、销售渠道还在、人脉关系还在……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再从“煤”字上做文章?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鹏飞对阳邑矿下步发展提出要求


9月19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鹏飞到阳邑矿调研指导工作时,指示“阳邑矿要努力搞好发展思路的设计,精准发力、做细做精、做优做强,创造自我发展的‘品牌‘。对煤炭物流业务实行‘专攻‘,多方联系调研,千方百计增加企业收入”。董事长的关怀为阳邑矿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集团公司指导下,阳邑矿把眼光投向了煤炭物流。没有经验,王矿长就带着销售科长、财务科长到武安煤老板那里物流管理业务知识。没有合作客户,他们就从原先的销售“散户”中一家一家挨着联系,把经营状况好,圈内口碑好的煤老板纳入“朋友圈”。王矿长带着工作人员,逐家逐户走访,洽谈合作意向。先后完成了峰峰、武安、河南、涉县等十多家客户。2017年4月份第一单物流业务煤炭销煤1.5万吨,收获了物流业务的“第一桶金”。他们在摸索中前进:对物流业务实行日汇报、旬调度、月度总结制度,对物流业务人员实行月度考核。2017年实现物流收入20多万元。问及工作“窍门”,王矿长深有感触的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与煤老板沟通要以诚相待,算账要公私分明,是我从事煤炭经销业务一年来最大的体会。”

“11.9”会议结束后,矿领导班子在研究机构设置人员安排 


满负荷工作,促效率提升

 

据测算,2017年,工资成本占全矿总成本的40%。阳邑矿在用用工管理上经历了两次“振动式”变革:5月份完成最后一批职工分流后,全矿由7个部门在岗32人,精简为5个部门包括3名矿领导在内的14名在岗人员。11月份社区撤并改革后,全矿在岗人员包括4名矿领导在内为21人。撤并前主业和社区13个科室转变为目前4个职能科室。原来社区的社保、三供一业移交、日常工作生活设施维护加上主业值班执勤、设备看护养护调拨,以及去产能、工农关系、煤炭物流等等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有人预测,所有工作正常开展,不能少于50名职工。矿党政连续数次召开节约用工、提高工作效率的“诸葛亮会”,目的只有一个:人员不变,控制出勤,还得干好工作。并要求科级干部保留职务,具体工作中不再区分管理岗、工人岗,做到有活儿一起干,有难一起担当。他们成立了4个职能科室,包揽了对内对外所有工作。劳资社保科2人负责劳资、社保、低保、抚恤金发放和去产能工作。财产管理科3人负责财务、设备物资保管调拨等工作。后勤保安科5人,负责“三供一业”移交、后勤、计生及治安保卫、水电暖业务等工作。综合办公室2人,负责党政日常会务组织接待、政工、、工农关系、环保等工作。后勤保安科的三位科长轮流到固定岗位顶岗,和普通职工一样十几个小时坚守工作岗位,白天上班,夜晚执勤巡查治安。11月份撤并后,后勤保安科副科长孙付林妻子多次打电话,让他回去照看住院的母亲,但为了理顺固定岗位值班工作,他连续三个礼拜没有回家,用行动践行了党员时刻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入党誓言。综合办两位主任在工作之余,担负起机关楼道卫生工职责,每天下午下班后,都要将楼道、厕所、会议室打扫一遍。问及两位主任感受,他们笑着说:“参加劳动,比练气功做操锻炼身体效果还要好啊。”其他人也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扑到了工作上。小车司机张海华忙时开车,闲时就到集团公司、电厂和客户之间跑办物流手续,同事们说他实现了“方向盘到计算机的工作转变”。财产管理科长乔建峰担负财务出纳、对外物流经理人职务,只要是工作需要,都是随叫随到,从未没有区分过节假日工作日。11月份,他弟弟筹备婚礼,让他订饭店,当时他正在外地考察物流项目,回家后要不是爱人提醒,差点把弟弟的大事给忘了。弟弟心疼的说:“大哥一肩挑两头,一头是工作,一头是家庭,真辛苦啊。”

如今,撤并工作已经正常运行了两个多月,由于管理到位,没出现过延误工作现象。义务管护库存设备,义务清扫矿区,义务夜间治安巡逻……从领导到职工每人都有义务奉献的责任心,“工作满负荷、结果零失误”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仅在4季度,他们全矿义务献工时90多个,节约工资支出近8000多元。

 

争分毫,严控支出

 

有个成语叫“锱铢必较”,意思是说有人办事小气,连很小很小的花销都会在意。这个成语用在该矿的材料管理上是再恰当不过了。11月中旬的一天,后勤保安科计划造了20米双股黑胶线,想安装临时照明使用。计划批到王矿长那里,王矿长把该科的科长叫到办公室,严肃的说:“废料堆里十几米的短节电缆足够你们用的,又是临时灯,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先罚你50元。”这件事以后,后勤保安科临时用材料,都是先到废品库查看,确实不能修旧利废后才造计划让领导审批。维护日常工作生活设施、办公用品、差旅费等成为企业停产后的主要材料支出,也就是说控制住这部分支出就是控制住了材料成本支出。王矿长常说“节约了支出就是稳定了收入”,通过长期的勤俭理念教育,勤俭办企业理念逐渐深入到每一名职工的心中。从矿长到职工时时刻刻把节约意识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煤炭生产时期的材料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环境的需要,他们成立了材料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新的材料管理办法,规定对材料实行“两条线管理”,即:日常材料管理、办公用品管理。日常材料管理由财产管理科负责,办公用品管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材料使用部门提供材料使用计划后,要经过部门负责人、主管矿领导审核签字后,报材料管理办公室,经矿长批示后方可购买使用。所需物品造好计划后,废料库中“淘宝”已成为他们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据统计,今年复用废旧短节小电缆500多米,网线600多米,修复旧灯口、拉盒60多件,复用旧灯管、灯泡30多个,旧电话4部。全年节约日常材料支出2万多元。

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取消了有关人员的通讯费、书报费。对办公用品实行专人负责、领导审批、跟踪使用,2017年办公费实现大幅度下降,全年不足千元。差旅费实行矿领导、部门月度承包,除参加会议外,从使用公车,到集团公司报送材料、培训等都是拼车或者坐公交车往来,差旅费比计划下降了50%。

谈到下一步工作,王月星信心满怀的说:“2018年我们制定了‘1331’规划目标,要继续下大力气发展煤炭物流业务、场地设施租赁拓展新范围,围绕集团公司转型改革发展目标整体工作实现新提升,推动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